本篇文章1370字,读完约3分钟
北京的一家企业指控微软非法采用输入法和词典
“中国政府应该用……法治的方法帮助美国企业对与中国伙伴的商业关系的迅速发展建立信任感”1月9日,率团访华的大卫·薄希金斯美国助理商务部长在北京批评中国政府在知识产权方面进展缓慢时这样说
但是他的访问还没有结束。 美国最大的软件企业微软因涉嫌侵犯知识产权而在中国被起诉。
1月15日,北京中易中标电子新闻技术企业(以下称“中易”)在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首次开庭审理美国微软企业非法采用郑码输入法侵犯相关知识产权的案件。
中易:微软采用郑码输入法10年未付款
根据原告中易企业的网站,郑代码输入法是《英华大词典》主编郑易里及其女儿郑珏共同发明的,1989年获得了中国的发明专利。 1992年,北京中易电子企业经郑易里先生和郑珏先生授权,采用该专利,开发、设计了符合国家标准的宋体、黑体两部中文汉字词典,并取得了国家专利。
原告说,1995年,在原来的国家电子部的牵引下,微软在windows3.2和windows95上优先采用郑代码输入法和中易词典,双方签订了许可合同。 原告说,微软企业从1998年到现在,在市场上开发和投入的windows98、windows2000、windowsxp等新产品中预装了郑代码和中易词典,至今已经10年了,但商业采用
中易认为微软的行为严重侵犯了企业的知识产权。 这是因为起诉了微软。 侵犯了“郑代码”专利权和计算机软件著作权,郑代码约5万字代码表的汇编著作权,中易词典的美术著作权和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共计4万多字形数据的汇编著作权。
因此,2007年4月,中易企业向法庭起诉了对软件产品知识产权在中国受到保护的状况一直不满的企业。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于2007年4月23日受理了此案,但在此期间,由于举证不足,无法开庭。
微软:郑代码输入法缺乏新奇、创造性
作为应对措施,微软于2007年5月28日向律师提出了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判委员会“郑码”专利无效宣言请求。 理由是郑码“没有新鲜感”、“没有创造性”,要求专利裁判委员会再审,宣布“郑码”专利无效。 我要求法院中止诉讼程序。
微软申请专利审判的“口头审理”原定于去年10月17日,延期到12月20日,在国家知识产权局进行,但当天没有审定结果。
记者旁听了这次长达三个多小时的“口头审理”,微软的专利代理人拿出了1983年在会议上发表的相关论文作为证据,试图说明1989年获得专利许可的郑代码实际上是以前公开的。 因为没有创造性和新奇感。 根据程序,现在68岁的专利权人郑珏需要在1983年的郑码和1989年的郑码之间寻找区别,可以说明1989年的郑码优于1983年的郑码。
本案不予公开审理
1月16日,中易企业在发给中国青年报的《中易诉微软事件最新情况》中表示,1月15日的审判中,“中易方提供的1995年9月20日,由中国国家技术监督局标准化司、中国电子工业部计算机、新闻化推进司代表和美国微软代表签名。
微软(中国)企业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微软非常尊重知识产权,只是在合法范围内采用第三方知识产权。”
这次开庭前约24小时365天,应微软企业的要求,法院明确表示此案不予公开审理。 因此,由于当事双方都没有向记者透露越来越多的细节,本报将继续关注这件事的下一个进展。
标题:【科讯】微软采用郑码输入法10年未付费遭起诉
地址:http://www.miutrip.net.cn/news/8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