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00字,读完约4分钟
1959年9月26日16点左右,在松嫩平原,黑龙江省肇州县大同这个小镇附近,从一个叫“松基三井”的油井喷射的黑色油流改写了中国石油工业的历史:在松辽盆地发现了世界级的特大砂岩油田。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十周年之际,发油日接近国庆节,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欧阳钦建议以大同镇为中心,周围包括石油结构地区在内设立大庆区,将大同镇变更为大庆镇。 石油部领导在研究松辽油田勘探、开发方案时同意将新发现的油田命名为大庆油田。
年轻的钻井队员们(图片来源:人民画报)
作为60~80年代中国最大的油区,大庆油田的油层是中生代陆相白垩纪砂岩。
其实,这个结构曾经很多学者都看不到。 当时流行的地质理论认为“大型油田只能在远古时代作为海洋的海相地层中发现,陆相地层中没有油和贫油”。 中国的东北、华北、西北地区正好属于陆相地层。
建国初期,我国仿照苏联方法开始的工业建设注定了对石油的许多指控,但石油生产形势不容乐观。 除了甘肃玉门开采的少量石油外,国家还必须用无余的外汇进口石油。
国家领导人也对中国的油气储量没有不安。 毛泽东如果天然石油确实不足,就有必要考虑迅速发展人工石油,或从石油母页岩中提取石油。
但地质部长李四光表示,我国天然石油前景良好。 根据李四光的概括,生油有利的条件是在比较大的低地区,长期被浅海或面积大的湖水淹没过。 低洼地周围曾经有大量的生物繁殖,水中也必须繁殖极大量的微生物。 适当的气候; 陆地上需要在浅海和大湖里经常输入很多泥和沙。 “如果具备这些条件,无论是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还是海相、陆相,都可以形成石油。”
1953年,地质学家李四光对中国地质进行了深入的考察,经过三年的调查,发现了许多有助于说明松辽盆地蕴藏着油气的证据。 1958年下半年,松辽石油勘探局在黑龙江省和吉林省打的两个基准井松基1井和松基2井没有看到油流,石油工业部领导组织了专家讨论,认为大家不能轻易得出结论,而且慎重地展开了打第三口井
1959年4月11日,松基3井正式挖掘。 在井深从1050米到1461米的井段连续取芯,可以看到油砂,“含油旺盛,气味浓郁”,岩屑和钻井泥浆的监测中也可以看到油气的显示。 9月26日,松基3井吹出低比重和硫含量的高质量原油。 这是大庆油田被发现的根本标志。
同年9月,率领钻井队创造了当时“月球钻井进尺”全国最高纪录的王进喜被选为全国劳动模范,出席了全国工交群英会。 群英会期间,得知东北发现了大油田,非常兴奋,找到了当时的石油部领导人,积极要求参加石油大会战。
1960年3月,王进喜率队从玉门到大庆参加了石油大会战役:挖掘机到达,起重机不够,缺少几十吨设备,全队员工“人挎”地搬运安装。 虽然想挖掘,但是水管还没有打通,工人在附近破冰取水,用脸盆、水桶陆续向井场输送了50吨水。 产生井喷,没有压力井的重晶石被水泥置换,成袋的水泥放入泥浆池,但不能搅拌,王进喜甩开拐杖,跳进腰部较深的泥浆池,用身体搅拌。 没有道路,车辆不足,吃和住都是问题……。
“有条件就在上面,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也在上面”、“宁肯活不了20年,必须拼命拿到大庆油田”这两个是王进喜最熟悉的话。
1963年12月4日,新华社播放了《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信息公报》,首次向世界宣布“我国需要的石油,过去的大部分依赖进口,现在基本上可以自给”。
1976年,大庆油田原油年产量首次突破5000万吨大关,跻身世界特大油田行列,而且保持这样的高产记录是在27年。
再过两年,全国原油年产量突破1亿吨,跻身世界产油大国行列。 也就是说这一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一系列工业生产得到了充分的保障。
标题:【科讯】大庆油田:摘掉中国贫油帽子
地址:http://www.miutrip.net.cn/news/10231.html